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慕玉娟 张庆宁 马莹)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瞄准“美好教育”目标愿景,聚焦促进教育公平公正,规范办学行为,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努力创建有貌、有神、有文化的“美意校园”,用“美的教育”为师生幸福生活打好基础、擦亮底色。
美在有貌 构筑师生成长校园
“小燕子从它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踏入镇原县孟坝镇中心小学,琅琅读书声如灵动的音符,从崭新的教学楼中流淌而出,与绿树繁花交织成葱茏的诗意,夹杂着知识的芬芳,扑面而来。操场上,红色跑道与生机勃勃的绿色草坪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绚丽的图景,这里成了少年们肆意挥洒汗水、尽情释放青春活力的自由天地。
镇原县孟坝镇中心小学。
孟坝镇中心小学于2023年8月建成投用,占地面积19508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现有教师65名、学生1054名,设24个教学班,建有综合楼、教学楼、教师周转楼、学生餐厅、水冲式厕所,计算机室、科学实验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多媒体报告厅等功能室硬件完备,设施齐全。
教师周转宿舍配备衣橱、热水器,师生食堂精心挑选食材,打造干净明亮的就餐环境……学校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教师们营造一个“住行皆宜”的温暖家园。“周内我们通常住校,做饭、洗澡都特别方便,可以让我更专注地投入教学工作。”孟坝镇中心小学教师马丽说。
镇原县孟坝镇中心小学语文课堂。
环境之美是无痕的熏陶、无言的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清澈的泉水,在校园的每一寸空间里静静流淌、浸润滋养。无人机翱翔天际,探索苍穹奥秘;车模海模驰骋想象,激发奇思妙想;科技竞赛的赛场上,学子们屡获殊荣;书法、钢琴、足球等社团活动,从不同维度滋养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多元的艺术与运动中,绽放独特光彩。
据孟坝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王海文介绍,学校开设了科技兴趣小组和无人机、车模、海模、航模以及书法、钢琴、足球等25个特色社团,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科技竞赛并屡次获奖。同时,大力开展教师校本培训,加强教研教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2024年,孟坝镇中心小学被省教育厅评为德育六星级示范校。
镇原县孟坝镇中心小学学生就餐。
孟坝镇中心小学只是我市创建“美意校园”的一个缩影。如今,一座座承载着教育理想与希望的崭新殿堂,以“美意校园”为灵魂内核,在庆阳教育的画卷上,书写着一篇篇温润且充满活力的动人篇章。
美在有神 铸就师生精神家园
学校有精神,师生才会有灵魂;师生有灵魂,学校才会充满灵性和活力。我市在实施“美好教育”过程中,深入挖掘和提炼学校精神,引导教师、学生不断增强认同感、归属感,把学校精神内化为师生的思想共识,外化为师生的行动自觉,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
在环县这片红色热土上,无数革命先辈留下了光辉足迹。坐落于环县曲子镇的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犹如一颗闪耀的红星,传承着红色基因,培育着一代又一代时代新人。
“当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享受着岁月静好的时候,可曾想过,这份安宁是多少战士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一节语文课上,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教师肖锁宁给学生讲述了一段关于红肩章的革命故事,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历史的大门。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倾听,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目光中满是专注与崇敬。
作为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的教师,肖锁宁和其他老师一起,将红色教育融入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他们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讲述红色历史,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让小萝卜头、王二小等英雄形象鲜活起来,借助多媒体展示珍贵历史影像,让学生走进红色革命年代。通过开展红色朗读、红色教育主题队会、讲红色故事、绘制红色手抄报等活动,鼓励孩子们用画笔、声音表达感悟,同时结合本地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让他们感受红色精神,从小培养艰苦奋斗的品格。
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合唱团。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习仲勋同志在环县的革命奋斗历程,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精心打造了习仲勋环县革命史展室,200多幅图片、大量文史资料及部分实物、场景,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那段悲壮而感人的历史乐章。成立红色教育校本课程编写组,致力于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红色教材,《红魂绿韵》《诗意童年》等系列教材相继问世,成为学校办学品质提升的一大亮点。
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课间竹竿舞。
经过89年的风雨洗礼与发展,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历经四迁校址,成长为如今拥有1.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容纳1565名学生、34个教学班和104名老师的优质乡村学校。
“这一路走来,凝聚了几辈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范彦民说,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已成功打造出多彩课程体系。“就是通过不断培养,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具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品质。”
美在文化 打造师生幸福乐园
学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应该是一个充满爱与关怀、欢声笑语的幸福乐园。我市坚持把厚植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创造物质文化,健全制度文化,塑造行为文化,生成故事文化,让校园弥漫文化的气息,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
从2018年开始,市级非遗传承人赵玉珍就在合水县第一中学的社团课堂教授非遗课程,通过讲解和示范穿针、打结、刺绣等技艺,为学生传授非遗技艺。“在社团老师的带领下,我制作了香包、花花绳,感到非常有趣。”合水县第一中学学生汪怡涵拿着刚刚制作好的蒜骨朵手链说。
合水县第一中学创新内容和形式,把“非遗进校园”活动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举措,让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庆城县马岭镇中心小学剪纸课。
据了解,我市的很多学校都将非遗传承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设立刺绣、剪纸等社团,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直观感受非遗,引导他们欣赏非遗、热爱非遗。市级非遗传承人、庆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马路和她的团队长期服务于西峰城区4所学校的剪纸社团,“我希望通过学校的剪纸社团,让更多学生感受剪纸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让这门艺术得到更好传承。”
北京师范大学庆阳实验学校。
除了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社团,我市各学校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每一面墙壁都发挥育人功能,打造特色文化墙,制作文化长廊,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在给学生提供优越学习环境的同时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同时,各学校以“书香校园”建设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目标,建立阅览室、读书长廊、读书成果展示区、红领巾广播站等阅读区域,开展读书征文、读书沙龙、亲子共读、优秀作品诵读赛、汉字书写大赛等活动,助力师生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女生是党员有什么好处hcv8jop7ns5r.cn | 陈真属什么生肖hcv7jop5ns0r.cn | 寿者相什么意思hcv9jop1ns7r.cn | 中央处理器由什么组成hcv9jop6ns2r.cn | 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hcv7jop6ns8r.cn |
为什么叫黄牛hcv8jop9ns8r.cn | 盐酸盐是什么hcv9jop5ns5r.cn | mlb中文叫什么hcv9jop1ns7r.cn | 京豆有什么用hcv8jop3ns8r.cn | 为什么单位不愿意申请工伤hcv7jop9ns4r.cn |
小酌怡情什么意思hcv9jop6ns7r.cn | 红五行属性是什么hcv8jop8ns2r.cn | 拉肚子可以喝什么饮料hcv8jop3ns0r.cn | 安五行属性是什么hcv9jop0ns7r.cn | 兔子能吃什么hcv8jop6ns8r.cn |
什么时候泡脚效果最好dajiketang.com | 霉菌性阴道炎是什么症状hcv8jop2ns7r.cn | 机场地勤是干什么的hcv8jop5ns7r.cn | 刺猬和豪猪有什么区别hcv7jop5ns4r.cn | 无名指比中指长代表什么hcv9jop6ns4r.cn |